首页 >> 张姓文化
濮阳作家张满飚作品在中国作家世纪论坛(天水采风活动)交流评比中荣获一等奖
时间:2025-10-22    作者:    点击:19


“张满飚同志:作品《濮阳西水坡遗址——伏羲时代的社会画卷》在中国作家世纪论坛(天水采风活动)交流评比中,经专家评审,荣获一等奖,并入编《中国作家世纪论坛获奖作家文库》。”1010日,濮阳作家、文化学者张满飚收到了中国作家世纪论坛组织委员会、文艺报社、中华伏羲文化研究会文艺创作委员会联合颁发的获奖证书。

中国作家世纪论坛是由文艺报社、中国作家杂志社等机构于2000年开始举办的年度文学交流活动。论坛每年一届,主要围绕21世纪中国文学的历史发展背景、理论研究与创作实践等议题展开研讨,参与者包括全国各地的作家、评论家及文艺工作者代表。截至2004年,论坛累计吸引全国2000余名文艺工作者参与,其间出版系列文学作品并组织作家深入基层采风。2025年,论坛在羲皇故里——甘肃天水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百余名作家、文艺工作者、文化学者、新闻界人士,全面深入挖掘伏羲丰厚的人文底蕴,反映以伏羲为核心的独特传统文化旅游资源及秀丽山川。


张满飚

张满飚是我市著名作家、文化学者,先后出版《濮阳五千年》《濮上放歌》《解读濮阳》《诗满龙乡》《濮阳吟行行吟》《帝丘文明》《源于濮阳的成语故事》《风歌集》《人文易经》等著作,主编《濮阳当代诗词选》《黄河文化看濮阳丛书》。此次参加交流评比的《西水坡遗址——伏羲时代的社会画卷》一文,是一篇融文学、历史、学术于一体的文章。文章从西水坡遗址说起,该遗址的M45号墓出土了用蚌壳摆塑的龙虎图案,被认定为伏羲墓葬,具有很实际的社会人文道理,西水坡遗址也有深刻的社会人文内涵。关于墓主时代是否为伏羲社会,以及从西水坡遗址周边地貌的龙、虎图案看墓地选择,对西水坡遗址所处时代进行了全方位的剖析,具有较高的文学、历史、考古价值。

西水坡遗址考古发掘于1987年。中华伏羲文化研究会首任会长贾斌对遗址高度评价,认为其是目前发现的那个时代第一个能全面反映伏羲文化的遗址。他激动地说:“濮阳真正找到了人祖伏羲为历史人物的依据。”

据了解,中华伏羲文化研究会是由在北京任职的天水人发起的,会址设在天水市驻京办事处。第一任会长贾斌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社长兼总编,天水人;秘书长龙荣臻,天水人;第二任会长是全国政协文史委副主任,也是天水人。他们都认可濮阳西水坡45号墓墓主是一代伏羲。

濮阳日报记者袁冰洁

来源:濮阳地方文化


版权所有:张姓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