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是第个访问者!]
您的位置:首页 >> 学术研究

学术研究

张志彪向中国地名学会姓氏家风文化考察团的汇报提纲
发布时间:2025-7-8 10:07:41    作者:张志彪    点击:55次    [关闭本页]

         7月5日,中国地名学会会长王胜三一行7人到濮阳对姓氏家风文化开展情况进行调研、考察,世界张氏总会中华传统文化发展委员会主任、华夏张姓文化研究会创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濮阳县张姓研究会永久名誉会长、濮阳市家风文化研究会会长、中国地名学会专家组成员张志彪就濮阳市地名文化、根亲文化、张姓文化、家风文化的开展情况进行了汇报。现把汇报提纲发给大家。供参考。                                                

  ——编者


张志彪向中国地名学会姓氏家风文化考察团的汇报提纲 

        尊敬的王会长、张主任、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大家好!

        我是张志彪,原濮阳县教育局局长,濮阳市家风文化研究会会长,濮阳市华夏张姓文化研究会创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濮阳县张姓文化研究会永久名誉会长。我从事姓氏文化是从1987年开始的,距今已经30多年。我对家庭、家教、家风的系统研究始于2007年。《家庭教育促进法》历时5年6次修改,每一次我都能积极参与。今天我给大家汇报四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个方面:关于濮阳历史、家风的地名文化。濮阳(史称帝丘),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三皇五帝时期,这里是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西水坡遗址的开发,把中华文明的历史向前推进了1500年,推进到大约是伏羲时代。颛顼帝时代,这里是颛顼之墟帝丘城,也就是颛顼帝的首都。这里有帝丘城、二帝陵、仓颉陵、太子墓、丹朱墓等国家级保护文物单位三十余处。这里的地名有着丰富的内涵,譬如我们五星乡的高城村,历史上村名叫高阳城,也就是高阳氏的都城帝丘城,史称“颛顼之墟”,后来改成了高城。高城城外有一个村叫东郭集,也就是在帝丘城的东面的城郭,后来被改成了中国集。帝丘城旁边的弨(chao)庙,这个弨也就是左边一个弓,拉弓射箭的弓,右边一个号召的召这个念弨,弨庙。可是后来被改成草庙,就是地里长的那个草。本来那个弨庙,是弓库的意思,也就是从颛顼帝开始,那里是弓箭的仓库。在每次部落出征的时候儿,都要举行祭祀仪式,所以在那里又建了一个祭祀弓箭的庙,叫弨庙。濮阳县有一个渠村乡渠村集,这个渠本来是蘧伯玉的蘧,就是卫国大夫蘧伯玉的老家,后来被改成河渠的渠。与渠村相邻近的有一个村叫青冢,冢就是坟墓的意思。这里的第一个坟墓,就是孔子的夫人亓官氏的仪坟,这里边有好多故事,可是后来被改成了青庄,现在的青庄就是以前的青冢。宋朝的时候,宋辽大战,宋真宗御驾亲征,直接来到濮阳,亲临一线督战,最后大败辽兵。宋真宗回朝的时候,寇准护送宋真宗到濮阳城西大约5公里处挥手告别,这里后来成了一个村叫别驾寨,就是告别銮驾的意思,后来被简称为别寨。类似这样的问题,在濮阳很多,都是在改地名的时候把文化给改掉了。我们今天来的领导大都与地名文化有关,所以这个问题究竟能不能打报告正式恢复历史名称需要各位专家、领导关注研究。

        关于濮阳地名与家风文化的问题,丁向东先生写了一篇文章,信息量很大,是一部力作,那里边记载了我的主流观点,可能大家也都看到了,我就不再多说。

        第二个方面:就是关于根亲文化。在这里,我把我们濮阳进行根亲文化传承发展的情况归结为12345,有些也是我们自己的理解、体会。

        1就是一个概念。这一个概念就是根亲文化,这个概念呢,第一次是在2011年国务院(国发2011〔32〕号)文件中“关于支持中原经济区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的。在之后的中央和各级党委、政府正式文件里边表述的都是以根亲文化这个概念进行表述。有些地方呢,由于姓氏文化的组织成立早于2011年,所以仍然沿用原来的姓氏文化的概念。

        2就是两个层面。我们把根亲文化这个概念的内涵拆分为两个层面,就是根文化和亲文化。我们理解的根文化就是姓氏、家谱、祠堂、祖坟、墓碑,以及家族团体和管理机构。而亲文化就是以孝贤文化为核心的家庭感恩文化。孝是解决家庭内部家庭成员之间的亲,贤是解决家庭以外对社会的亲。根文化是载体,亲文化是灵魂,亲文化反过来又是护根的。

        3就是三大任务。2013年,我作为世界张氏总会中华传统文化发展委员会主任,陪同新任的世界张氏总会会长张庆信向中央政府汇报工作。那一次,接待我们的是当时国家侨办的领导王晓萍,现任人社部部长。她提出,弘扬根亲文化主要是三大任务:在国家层面发挥统战职能,主要是面向海外、境外。在社会层面,发挥联谊合作职能,也就是各个姓氏、宗亲团体联谊合作,经济合作,文化合作等等一系列合作。在家族、家庭层面,发挥寻根寻亲职能,这个也就是后来我们提倡的家庭、家教、家风。根亲文化,根本目的是为了让大家“亲起来、和起来、强起来”。

        4就是四大意义。第一,根亲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的载体。第二,根亲文化是中华5000年文明传承发展的文化根基。第三,根亲文化是抵御异域不良文化对中华文化侵蚀的防火墙。第四,根亲文化是建立世界命运共同体的纽带。

        5就是祖根地认定的五大条件。要确定一个姓氏的祖根地是有严格条件的。根据中国社科院授权,河南省社科院成立的姓氏祖地与名人里籍研究认定中心确定的五个条件:一是始祖明确,二是年代清楚,三是学术记载、学术资料详实。四是历史文化遗存确凿。五是族人认同。

        我个人认为,各个姓氏之间存在的祖根地之争,没有任何意义。大家都知道,成都有一个杜甫草堂,游客访问量每年都超过100万,可是杜甫故里建设的也不错,接待游客方面就跟杜甫草堂差远了。四川阆中有一个武侯祠,据说是张飞的头葬在那里,武侯祠一个文化节期间,参观的人数就能超过70万人,可是有几个人知道张飞的故里是在哪里?

        第三个方面,就是濮阳张姓文化。总结濮阳张姓文化,可以归结为十个之最。第一,是系统研究最早。第二,是参与领导最多,规格最高。第三,是认定最权威。第四,是投资建设参与人员规模最大。第五,文化氛围最浓。第六,上古文化遗存最多。第七,与海外宗亲组织建立关系最早、最广泛。第八,平台规格最高。第九,运行机制最健全。第十,宣传平台最强。

        第四个方面,就是关于家风文化。濮阳市的家风建设取得的成绩主要概括为6个有。第一,是有组织。第二,是有团队,专家团队。第三,是有读本。第四,是有教程。第五,是有平台。第六,是有基地。在家庭家教家风方面,我们濮阳市家风文化研究会先后获得了河南省文明委家风宣讲先进单位、全国家庭教育公益典型先进单位、全国社会科学普及先进单位,我本人也获得了河南省首届孝贤之星、濮阳市劳动模范、濮阳市最美读书人、濮阳市最美老干部、河南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个人。

        汇报完毕。

 2025年7月5日。

张姓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393-3318337、17839301999   濮阳县张姓研究会
地址:濮阳市挥公大道挥公陵园院内   邮箱:
备案编号:豫ICP备2022024244号-1   豫公网安备 41092802000132号   [关于我们]